小白老师说:没有必要把一次考试当成人生成败的赌注,但是有必要在足够年轻的时候体会一次全力以赴。每周一个长难句,踏踏实实吃透语法、扩充单词、提升能力。
来看今天的句子:
We live a society in which the medicinal and social use of substances (drugs) is pervasive: an aspirin to quiet a headache, some wine to be sociable, coffee to get going in the morning, a cigarette for the nerves.
步骤 1:找主干
We live in a society in which… substances is pervasive…
步骤 2: 分析语法
这个句子号称长难句,实际上是个简单句,长虽长矣,结构并不复杂。可以在冒号的地方,把句子分成两个部分,理解的时候有意识地把两部分分开,各个击破。
冒号前面,We 是主语,live 是谓语,(in)a society是状语,(in) which 引导定语从句。另外,该定语从句的谓语动词是 is,因为在这个从句中,主语是 use,而不是 substances,这一点要注意分辨。
冒号后面是并列的四个名词短语,其实是对前文 substances 的举例说明。
步骤 3: 查生词
1. medicinal[məˈdɪsɪnl] adj. 药的;药用的;治疗的(等于medicinable);有益的
As it turns out, a handful of scientific studies show that chicken soup really could have medicinalvalue.
而且几项科学研究也表明,鸡汤的确具有药用价值。
2. substances['sʌbstəns] n.物质;基本内容;物品药物(substance的复数)
There's absolutely no regulation of cigarettes to make sure that they don't include poisonous substances.
绝对没有确保香烟不含有毒物质的规定。
3. pervasive[pəˈveɪsɪv] adj.普遍的;到处渗透的;流行的;(尤指不好的事物) 无处不在的
Gaps in health outcomes have multiple causes, but poverty is the most pervasivefactor.
健康结果方面的差距有众多原因,但贫穷是最普遍的因素。
步骤 4: 翻译句子
在我们生活的社会中,物质(药品)被广泛地运用于社交和医疗:服用阿司匹林来缓解头疼、喝酒来应酬、早晨喝咖啡来提神、吸烟来镇定情绪等。
翻译技巧:
该句冒号以后的内容写得很轻巧,很有文学性,我们翻译的时候也不要强求字字照应,而应该也是比较灵活。如句子中的 quiet 在这里不是形容词,不是“安静”的意思,而是一个动词,表示“使镇静”。
一枚横炮
5月24日,美国《纽约时报》(New York Times)用整个头版列出了1000名新冠肺炎死者的姓名、年龄和身份,这无疑是《纽约时报》历史上最令人痛心的头版。
《纽约时报》在导语中写道:
They were not simply names on a list. They were us.
他们不仅仅是一个个名字,他们曾经是我们。
《纽约时报》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全国民众都能知道他们的故事。“这个受大流行影响最严重的国家陷入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,即便是在珍珠港和“9·11”事件中,美国人也没有付出如此惨烈的牺牲。” ▼
小白老师原创文章,欢迎转发,拒绝任何形式的转载!